设计上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风格,整体造型非常硬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科技感。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电子烟钢铁侠版还采用了全新新的包装设计,看起来更加精致。另外,该机还配备了专属的电子烟配件,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更好的使用感受。在外观方面,这款电子烟钢铁侠侠配色采用了黑色和银色两种配色,整体风格偏向运动风。而在机身侧面,该机还配备了一个可拆卸的充电接口。
一、电子烟的危害有多大?
优质答案1:
有危害
优质答案2:
抽烟20多年,每天一个人要两包,咳嗽不可避免,痛定思痛,反复戒无果。2019年开始小烟替代至今,不咳嗽,无痰,牙不黑,家里没有烟灰缸没有烟味,感觉挺好。如果说电子烟没有危害那是骗人的,但是比起纸烟来说,危害小了不是一点半点。一句话,不吸烟的就不要抽,抽纸烟的可以选择电子烟减少对身体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优质答案3:
不建议通过抽电子烟的方式进行戒烟,因为电子烟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危害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
一直以来商家都以电子烟不含焦油悬浮颗粒等有害成分为卖点大肆推广,甚至在产品介绍中打着戒烟神器、清肺等旗号,其实电子烟的安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科学论证。
虽然电子烟通过加热尼古丁,会减少因尼古丁焦油一次性被支气管、气管、肺泡吸入,减少肺癌罹患率的情况,对肺黏膜的损伤会相对减少。
但是因加热后的尼古丁,仍然具有对心血管内皮和脑血管内皮的损伤和创伤作用,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并不会下降,反而因尼古丁加热后能够迅速被心血管内皮吸收,从而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心病等疾病的罹患率,因此抽电子烟对心脑血管是具有一定危害的。
虽然电子烟比常规的香烟,对肺脏的感染率和肺癌的罹患率相对减少,但电子烟仍然对心脑血管内皮细胞有不可代替的危害。
二、电子烟有没有危害?
优质答案1:
谢谢邀请。电子烟的销售厂家将“无害”作为其最大的卖点,但其实真相需要每一位朋友关注。电子烟对身体所产生的“危害”值得大家关注;另外,和传统香烟相比,电子烟还含有各种添加剂物质,经常使用危害更大。
就在上面提到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让我们关注电子烟三个领域的健康风险:尼古丁、其他有毒释放物以及二手释放物”。

值得明确,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物质,通过吸食烟草上瘾正是因为这种物质。
电子烟当中含有“尼古丁物质的多少”,这个取决于电子烟当中的烟液(含有尼古丁较高的产品比例很大)。
尼古丁,一种“百害而无一利”的物质,它对身体产生的毒性不容忽视;经常摄入尼古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风险,同时还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身体危害影响,影响胎儿和儿童的大脑发育问题。甚至在今年4月,美国食药监局(FDA)还指出了“尼古丁可能会诱发癫痫”,虽然还需证实,但也值得关注。
其他有毒释放物同样对身体危害较大:
各销售渠道中的电子烟样式种类繁杂,其中所含的各种有毒物质同样复杂。值得注意,很多电子烟通过即热会促使释放甲醛(一类致癌物)、乙醛(可能致癌物)以及丙烯醛等有害物质;同时还有可能改变某些化学物质的成分,从而就会产生其他的潜在危害,有些电子烟甚至会释放出和卷烟一样多的致癌物质。
二手释放物,虽未一个名词,但却是危害环境卫生和身体健康的物质。值得关注,电子烟中的“二手气溶胶”含有铬、镍等金属物质,其含量已经高过二手烟,并且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污染空气环境物质。
这些二手溶胶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周边人群的身体健康”,增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患病风险(冠心病、高血压等)。
各种添加剂物质:电子烟之所以“香”,这是由于其中所添加的香料添加剂高达8000种,这类物质的安全性和健康危害目前还未得到全面研究,但它们对于身体的刺激性很可能增加身体某些部位的患病风险。
1、烟草,本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吸烟无益。
2、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经对电子烟全面禁止,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区。
3、电子烟和传统香烟相比,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加,危害不容小觑,不要认为它比传统香烟更健康。
4、靠“电子烟戒烟”本不是有效戒烟的方式,戒烟请循序渐进,先从扔掉和吸烟有关的物品开始。
5、对于电子烟的监管只会越来越强,不建议任何人选择。
6、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抽烟才是对您和周边人最大的健康负责。
电子烟,无利之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皆应该远其身。浪潮之巅上,没有永远的行业王者;但若想成就伟大,“不悖于人类的价值”,或许是其中最低的一条标准。关注身体健康和环境健康,先应从“戒烟”开始,无论是传统烟草还是您仍抱有幻想的“电子烟”。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优质答案2:
“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不过最近很多戒烟人士由吸传统香烟改为电子烟,据说电子烟比传统香烟安全,真的是这样吗?《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电子烟的使用者比传统香烟,心脏病患病率增高了4倍多。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它是以电池为电源从而产生热量,并提供汽化尼古丁的装置,通过内部的尼古丁传递系统发挥作用,并可装入含不同浓度尼古丁液体,使用者采用传统吸烟方式吸入肺部。
电子烟与传统香烟的区别?
1.产烟方式不同:电子烟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变成蒸汽后吸入。传统烟用过烟草的燃烧产生的烟雾吸入。
2.烟雾成分不同:电子烟中液态烟草成分主要为水,丙二醇,尼古丁和调味剂。传统烟除尼古丁,还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2000多种有害成分。
吸食电子烟同样有风险:
1.丙二醇接触,短期吸入者会出现咳嗽增加,咽喉干燥,胸闷不适及痰多等表现,长期吸入者会导致肺功能的下降。
2.尼古丁接触,电子烟的烟液产品模仿香烟中的所含尼古丁来配置,有些含量可能调配出比烟草含量还高。尼古丁能使血管弹性较差。
3.调味剂接触,电子烟中的有害成分不仅取决于吸入的烟雾量,还取决于添加剂的类型,危害比较大的是“西瓜味”,“草莓味”。
因此电子烟同样有风险,不能以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替代另一种不健康的方式。
三、有了解电子烟的吗?电子烟品牌有哪些?
优质答案1:
当下国内品牌出名的有:
以下都是国内知名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SMOK 卓尔悦 新宜康 IJOY Aspire Asvape 欧凡尔 火器 Z&G 悦刻 Vapros
VOOPOO Geekvape Advken 克莱鹏 WOTOFO
Teslacigs 亿海 VGOD Augvape Desire疯狗 热火
MT COV复仇者 佩特里 CKS 斯科尔 法师
Vandy vape
优质答案2:
目前主流的电子烟分为烟油雾化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电子烟。
烟油雾化电子烟的话热门品牌是悦刻、柚子、FLOW福禄,moti,小野等。
加热不燃烧的话热门品牌是IQOS,但是国内不能合法买到,国产品牌的话主要是喜科CIGOO、宝石BAOS等
优质答案3:
1月22日,电子烟企业雾芯科技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市值一度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其创始人汪莹身价超过1600亿元,打败李书福、王健林、刘强东等企业家,成为富豪榜新晋富豪。电子烟的创富效应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前在港股上市的电子烟企业思摩尔国际市值一度达到5000亿港元。在很多人眼中,我国烟草一直属于国家专卖,私人企业为何也能做烟草生意?电子烟是不是烟草,危害性如何,又该如何监管呢?
中国烟草发展现状
中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早在1991年就正式颁布了《烟草专卖法》,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明确了“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随后,国务院于2008年下发“三定”方案,对烟草专卖局的工作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烟草专卖法》也于2009年、2013年和2015年经历了三次修正。烟草专卖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深化。
从烟草的种植、收购,到加工、生产、经营方面,《烟草专卖法》都有比较明确且详细的规定。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烟叶由烟草专卖局或者其委托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标准统一收购,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为了更好地控制烟叶质量和产量,烟草专卖局会组织供应优良烟草品种,并提前与烟叶种植者签订烟叶收购合同,到期后按照合同约定的烟叶种植面积和烟叶收购价格进行收购。收购后将其调拨给省级中烟工业公司进行生产,一般供应给同地区的中烟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烟叶调拨计划需由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生产销售方面,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作,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图/视觉中国)
《烟草专卖法》还规定,开办烟草制品生产企业,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国务院计划部门对卷烟产量有较强控制能力,由其下达卷烟、雪茄烟年度总产量计划,再由全国烟草总公司经由省级烟草公司,对烟草制品生产企业下达分等级、分种类的卷烟产量指标。
在控烟方面,中国也在积极行动。自从2006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后,控烟力度不断加强,根据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明显下降,从2010年的28.1%下降至26.6%。
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公共场所禁烟条例,各个城市相继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控烟法规,加大管控力度。其中,以未成年人或者孕妇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教育、教学、医疗等场所的室外区域;体育场馆、演出场所的露天观众坐席和露天比赛、健身、演出区域;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室外区域这几类公共场所,绝大部分城市都禁止吸烟。但对于工作场所、餐饮场所的禁烟要求,各个城市存在差异,部分城市仍在过渡期。如广州、哈尔滨在餐饮场所设置吸烟区;广州在工作场所设置吸烟区;青岛、南宁、哈尔滨在工作场所不做禁烟要求等。此外,不同城市对于个人罚款标准设置在50—200元不等。整体来看,北京是最早实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公共场所禁烟条例的城市,上海和杭州等城市也相继实施,随着控烟履约工作不断推进,还会有更多的城市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在中国强有力的控烟政策下,烟民的规模和消费量都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的使用量却在上升。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群电子烟使用人群从2015年的0.5%上升至2018年的0.9%,其中15—24岁年龄组人群的电子烟使用率达到1.5%,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截至2019年11月,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为1000万。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目前还处于26.6%左右的较高水平。
电子烟在国内的兴起
电子烟的发展开端于美国。1963年,美国人HerbertA.Gilbert取得了一款“无烟、非烟草香烟”的设计专利,电子烟的概念就此问世。2003年,中国药剂师韩力发明了第一款电子烟,即如烟。2005年—2017年,受国内外禁烟政策的影响,国内电子烟逐渐转为以出口海外为主。近几年,随着大量资本涌入电子烟行业,国内电子烟市场被点燃,并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电子烟在国内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国家控烟政策的推进,以及传统烟草对于人体危害程度教育加深,有越来越多的烟民健康意识在不断加强,不少烟民为了戒烟也在不断寻找更为健康的替代方式。这为电子烟的兴起提供了市场需求基础。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1%的消费者认为电子烟要比普通香烟更加健康,同时有49%的消费者认为电子烟能够帮助戒烟,由此可见消费者出于健康需求在普通香烟与电子烟中将更倾向于选择电子烟产品。此外,根据一些科学研究显示的结果来看,虽然电子烟并非完全无害,但其一氧化碳、焦油、甲醛、乙醛等传统卷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大降低,有些指标甚至不足传统卷烟的10%。在科学数据的支撑下,电子烟在消费者间迅速流行开来。
电子烟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控烟政策持续推进,不断压缩传统卷烟市场。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呼吁各国尽可能展开合作,控制烟草的广泛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81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方;在国家层面,各国针对烟草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加强监管力度。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79个主要烟草消费国家中,62个国家的卷烟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由此,传统卷烟市场在全球控烟的大背景下不断压缩,这为电子烟行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最后,技术创新强化了产品功能,新型烟草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电子烟具备的不同口味,可以提供个性化烟弹以及各种烟雾效果等,均成为年轻消费者购买新型烟草产品的驱动因素。
以上这些因素促使电子烟在国内兴起。随着电子烟日益火爆,资本开始涌入,相关企业在短时间内大量涌现。烟草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从2014年之后增长快速。据工商信息数据,截至2020年6月,我国与烟草行业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有162万家,其中电子烟企业已达14.4万家。数据显示,自2014年之后电子烟企业新增数量呈加速增长趋势,2015年新增1.1万家,2017年新增1.8万家,2018年新增2.3万家,2019年新增3万家。
关于电子烟的监管
随着电子烟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张,行业发展对于行业标准制定的需求迫在眉睫。
目前世界各国对电子烟行业的态度及政策方向各有不同,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监管思路:一种是将电子烟作为消费品监管;一种是将其作为烟草类监管;第三种则是将其作为医药类监管。
2017年5月,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文件将HNB(加热不燃烧型香烟)纳入监管范围,禁止HNB产品在国内进行销售。2018年8月,雾化型电子烟也被纳入监管,烟草专卖局发文,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雾化烟,2019年10月又发布通告禁止电子烟线上销售及线上宣传,并于2020年7月再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电子烟专项整顿,对电子雾化烟不断加强行业规范。控烟政策方面,目前杭州、深圳、南宁、武汉等城市已经明确将电子烟列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管控范围。
根据全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目前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仍处于审查状态,国家烟草专卖局为组织起草部门。
在电子烟监管方面,国外做法不尽相同。日本是HNB最大消费国,但禁止电子雾化烟在国内销售。监管方面,日本HNB产品受《烟草商业法》管控,在日本销售须获得日本财政部牌照;电子雾化烟的烟杆被作为医疗器械受《医疗器械法》管控,烟弹则作为药品受《药事法》管控,目前还没有电子雾化烟获得批准。
韩国政府对于新型烟草的管理严格。2008年,将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归类为烟草,并于2011年开始追加电子烟课税,韩国因此成为第一个对电子烟征收烟草消费税的国家。此后,韩国政府又于2017年对加热型电子烟进行了提税,将税率从52%提升到了90%。除了通过税收手段来控制电子烟之外,2015年底,韩国政府修改卫生法,命令烟草商在烟盒正反面印刷警示语和图片,且警示图片的面积必须超过烟盒面积的三分之一。2020年,又将警示图片占烟盒面积的比例上调到55%,希望通过这一方法来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